分類:新聞資訊 發(fā)布時間:2021-04-10 11:09:27 瀏覽:20566次
山東長清靈巖寺
山東長清靈巖寺
位于山東長清縣境內,靈巖寺是我國佛教禪宗的名剎之一,它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年間(479 年)。現(xiàn)在的靈巖寺是唐貞觀年間(627~649年)由高僧慧崇主持重建的。以后幾經廢修,現(xiàn)存的殿宇多為宋代以后的建筑。
靈巖寺內的主體建筑是千佛殿,也是寺內保存最好、規(guī)模較大的一座古建筑,因殿宇周壁供置眾多佛像而得名。千佛殿始建于唐代,現(xiàn)在是明代重建的木結構建筑。殿內最引人入勝的是40尊宋代彩色泥塑,距今已近千年了,仍保存完好。它表現(xiàn)了40位高僧的不同形象和性格,尊尊動人,個個傳神,無一雷同。梁啟超曾有“海內第一名塑”的題字。
寺內的另一勝跡是辟支塔,它挺立于千佛殿西北。此塔始建于宋代,塔高54米,是八角九層的樓閣式磚砌建筑。造型奇特,塔身上下不一。一至三層是重檐,四至九層為單檐。古樸的門窗、富有變化的塔檐和纖巧挺拔的塔身,使人感到莊嚴大方中不失玲瓏奇巧。
墓塔林簡稱塔林,在大雄寶殿的西側,是由靈巖寺歷代住持高僧的墓塔、墓碑組成的。墓區(qū)里保存著自唐代至清代的各種墓塔167座,墓志銘石碑81座。規(guī)模之大、數(shù)量之多僅次于河南嵩山少林寺的塔林。
江蘇南京棲霞寺
江蘇南京棲霞寺
位于棲霞山中峰西麓,棲霞山古稱攝山、傘山,而棲霞之名則是源于山上的棲霞寺。棲霞寺之名又源于南朝劉宋時期著名的隱士明僧紹之號棲霞,棲霞寺即是由他捐宅為寺,現(xiàn)在寺門外尚存有明征君碑,全名為《攝山棲霞寺明征君碑》,此碑建于唐高宗年間,即是為紀念棲霞寺的始建者明僧紹。始建于南齊永明七年(489年),至今已有1500多年歷史,是我國佛教圣地之一。南朝劉宋(420~479年)年間,處士明僧紹隱居攝山,舍宅為寺,取名“棲霞精舍”。唐高宗李治,改棲霞精舍為功德寺,增建琳宮梵宇49所。當時這里和山東長清的靈巖寺、湖北荊山的玉泉寺、浙江天臺的國清寺并稱“天下四大叢林”。
后多次遭毀,又不斷重建,現(xiàn)今寺院是清光緒三十四年(1908年)重建的,主要建筑有山門、天王毆、毗盧殿、攝翠樓、藏經樓等,為南京地區(qū)最大的寺廟。規(guī)模雖小,舊觀依存,仍為南京地區(qū)最大的佛寺。
浙江天臺國清寺
浙江天臺國清寺
國清寺初名“天臺寺”,位于浙江省天臺縣天臺山南麓,距天臺縣3.5公里,是佛教天臺宗的根本道場,始建于隋開皇十八年(598),唐大中五年(851年)至咸通五年(864年)又陸續(xù)重建,大書法家柳公題“大中國清寺”額。宋景德二年(1005年)改名為“景德國清寺”。宋真宗親賜衣物及御書數(shù)百卷,寺中建御書閣。閣內藏有西域《具多葉經》和旃檀佛像、佛牙等珍品。建炎二年(1128年),國清寺進行了整修和擴建。修建后的國清寺,規(guī)模宏大,殿宇輝煌。有兜率臺、清音亭、雨花亭。殿后有雷音堂、振奎閣,閣后有無畏室,室后有更好亭。旁邊還有云頂庵、古竺院、棲云樓等建筑。
宋寧宗品時,雙林列為十剎之十。明、清以后屢毀屢建?,F(xiàn)存建筑基本上為清雍正十一年(1733)重建時的規(guī)模。國清寺系中國佛教天臺宗祖庭,也是日本佛教天臺宗祖庭,現(xiàn)為佛教全國重點寺院。
湖北當陽玉泉寺
湖北當陽玉泉寺
玉泉寺位于湖北省當陽市城西南12公里的玉泉山東麓。相傳東漢建安年間,僧人普凈結廬于此。南朝后梁大定五的(559年),梁宣帝蕭察敕玉泉為“覆船山寺”。隋開皇十二年(592年),晉王楊廣應智頭奏請在此起寺,敕名“一音”,后改為“玉泉寺”;隋開皇十四年(594年),楊廣敕封智頭為“智者禪師”,并親書“智者道場”匾額。唐貞年間(672——649年)僧法瑱增建;儀鳳二年(677年)唐高宗詔請寺僧弘景為師;后周長壽三年(694年)金輪圣皇帝親授舍利并敕建七層磚塔瘞之;三朝國師神秀在寺創(chuàng)禪宗北宗。宋天禧末年(1021年)明肅皇后感慕容邂逅之恩,捐銀擴建,改額為“景德禪寺”;崇寧時又敕為“護國寺”。元世祖、武宗、仁宗皇帝敕修。明、清屢毀屢修。1949年后又進行了多次修葺。現(xiàn)存殿堂樓閣多具明清營造風貌,其間也部份保留宋、元規(guī)制遺風。玉泉寺曾與浙江天臺國清寺、山東長清靈嚴寺、江蘇南京棲霞寺并稱為“天下四絕”,鼎盛時期其規(guī)?!盀闃钦呔?為殿者十八。三千七百僧舍”,“占地左五里、右五里、前后十里”,被譽為“三楚名山”、“荊楚叢林之冠”。玉泉寺現(xiàn)存主要殿堂有:彌勒殿、大雄寶殿、毗廬殿、韋馱殿、伽藍殿、千光堂、大悲閣、十方堂、藏經閣、文殊樓、傳燈樓、講經臺、般舟堂和圓通閣等。其中大雄寶殿最為雄偉瑰麗,系我國南方最大的一座古建筑。大殿重檐歇山式,建筑面積1253平方米,通高21米,面闊九部,進深七間,梁架為抬梁穿斗式,立柱72根,斗拱154組,開花藻井,彩繪斑斕。殿前置隋大業(yè)十一年(615年)鐵鑊、元代鐵釜、鐵鐘等珍貴的大型鐵質文物十馀件;殿側有石刻觀音畫像一通,傳為唐代畫圣吳道子手跡。寺內古柏蒼勁,銀杏葉茂,并蒂蓮艷,桂花溢香,修竹翠叢,莊嚴謐靜。